再访MAN:双燃料发动机家族再添一员!期待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

2023年12月19日 16时 航运界网

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展期间,曼恩能源方案集团(MAN Energy Solutions,以下简称“曼恩”)先后与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签署燃料改装协议,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这是曼恩时隔四年的再次参展,办展期间,国内外访客络绎不绝。

 

7月受邀参观位于上海的曼恩能源方案集团亚太区总部并对Uwe Lauber博士采访以来,航运界网再次受邀观展并对该集团高级副总裁、二冲程业务负责人Bjarne Foldager和亚太区负责人Sarath Prasannan进行采访。

 


曼恩能源方案集团高级副总裁、二冲程业务负责人Bjarne Foldager(右)和亚太区负责人Sarath Prasannan(左)

 

航运业转型过程加速,替代燃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船东的选择,LNG和甲醇是目前最受市场欢迎的燃料,截至目前,曼恩已经销售了1300多台甲醇和LNG的发动机,覆盖了包括化学品船、散货船、VLCC以及汽车滚装船在内的各种细分船型。

 

具体来说,LNG生产技术、营销管理体系已日趋完善,不仅拥有超过10年的运营历史,还拥有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全球多个港口布局了LNG加注设施。甲醇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管理体系稍逊一筹,但也拥有7年的服役和运营历史,实现了超50万个成功的运营小时数。同时,甲醇是唯一的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能源,储、运、送较其他能源更加安全、清洁、高效。最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完全可以实现碳循环的低碳燃料,甲醇利于航运业脱碳目标的实现。

 

Bjarne Foldager在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中发表了题为《MEPC80, 如何应对?》的主旨演讲,指出业界需要新的燃料来实现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同时在本次群访中,Bjarne Foldager也强调,未来燃料将是不同燃料的混合,LNG作为很好的过渡燃料,能够逐步加入20%、40%、50%或60%的生物甲烷,从而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效果。

 

甲醇发动机改装技术趋向成熟

海事展期间,曼恩与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签署甲醇改装协议。根据协议,曼恩将4艘集装箱船上的单燃料发动机改装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装完成后,这批船舶可在燃油和绿色甲醇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并将成为中远海运船队中首批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同时,该协议还涉及9艘20,000TEU集装箱船舶改装解决方案的备选订单。曼恩将为该发动机改装项目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涵盖工程设计、零部件、项目管理、船厂现场技术协助、海试协助以及重新认证服务等环节。

 

而在今年7月,曼恩与全球海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签署了发动机改装项目协议,为旗下11艘集装箱船舶上的G95发动机进行甲醇双燃料改装。曼恩预计,与马士基和中远海运的相继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发动机的改装热潮。

 

此外,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Tsuneishi Shipbuilding Co., Ltd.)日前在曼恩订购了3台MAN B&W 7G50ME-C9.6-LGIM主发动机,用于丹麦船东J. Lauritzen旗下3艘81,200载重吨的散货船。因此,卡尔萨姆型(Kamsarmax)散货船将成为世界上首批能够使用甲醇的散货船之一。

 

曼恩认为,由于甲醇发动机随时可用,且与其他替代燃料推进解决方案相比,甲醇双燃料类型的资本支出较低,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将在集装箱船、散货船、汽车滚装船和超大型油轮等多个领域赢得更多订单。

曼恩在研发能够满足不同船舶需的甲醇发动机的同时,还在研发用于船舶的更小型的辅助甲醇发动机。据透露,曼恩与招商集团签署了销售合同,计划在该集团的汽车滚装船上安装甲醇主机和甲醇辅助机。

氨燃料发动机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迅速普及

除了LNG和甲醇,氨是另一种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燃料。相较于甲醇燃烧过程中实现碳中和,氨燃料的构成不包含二氧化碳,从根源上避免了碳排放;相较于储存要求较高的氢,氨更易于储存和运输。

 

今年7月,曼恩宣布其在哥本哈根研究中心(RCC)的测试发动机上成功完成了氨燃料的首次运行,此次成功的应用让船舶市场迈向脱碳的愿景更进一步。鉴于氨燃料的固有特性,试验过程中,曼恩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包括建造一个定制的“冷库”,能够在极端情况下防止氨逃逸。

 

曼恩预计将按时交付首台氨燃料发动机,随后于2026年左右在商业船舶上正式运营。据悉,曼恩于2019年开启氨燃料发动机研发项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年来持续进行氨燃料供应系统和辅助系统的测试和试验。

 

曼恩介绍,第一台MAN B&W氨燃料发动机将是一台60缸径的发动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业界对这款发动机的兴趣非常浓厚,曼恩收到了许多大型商船的诸多问询,预计氨燃料发动机将在未来十年内迅速普及。

 

曼恩在今年7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曼恩在二冲程发动机方面已基本上完成了整个双燃料产品系列的研发,拥有第一台LPG发动机、第一台高压LNG发动机,以及第一台甲醇燃料发动机。”氨燃料发动机的成功运行将继续稳固曼恩在双燃料产品发动机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Bjarne Foldager强调称,要想让氨成为安全的船用燃料,需要整个行业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涉及船级社、国际海事组织、港口、船东、发动机、船员等多个方面。

 

尽管曼恩作为船用发动机制造商不会直接参与到新型燃料中去,但其仍然通过各种技术去支持和辅助新型燃料的生产。曼恩不只是提供发动机产品本身,还提供非常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售后网络。曼恩在世界各地都开设了培训学院,便于船员在用新型技术、新型燃料的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高效地进行操作。曼恩与大连海事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提到,将在课程中引入未来新型燃料相关的技术,以期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够面向未来燃料的新型人才。

 

但是,曼恩认为,仅靠绿色燃料和新造船是无法实现减排目标的,对现有船舶进行更多、更全面的能效改进是接近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的技术能够建造新的船舶,并将现有船舶改装为可以使用二氧化碳中性燃料,但是这是不够的。参与方可以通过提高公司船舶经营管理水平、合理规划航线、使用经济航速等方式,切实提高船舶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

 

期待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目标是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曼恩来说,中国市场仍然十分具有吸引力。

 

Sarath Prasannan认为未来中国将会出现大量双燃料发动机改造的需求。他解释道:“一方面,中国有大量船舶需要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中国聚集了多家造船厂和改装厂,能够帮助其他国家的船东来进行船队改造。”

 

“我们致力于和中国的公司展开合作,来加速这样一个脱碳的进程。”

 

据Sarath Prasannan介绍,曼恩的全球营收中约有30%来自于中国。曼恩计划在亚太地区总部(上海)的改装部门投入更多的资源,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执行能力。此外,还透露了该集团计划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计划。前不久,曼恩与招商集团就携手友联船厂在深圳设立合作车间进行了会谈。此次海事展上,双方公司正式签署协议,不仅将在深圳设立合作车间,并将增加本土技术人员。此次深圳车间的增设,也是曼恩对其在中国服务体系的拓展和完善,以及深耕中国市场的有效例证。

来源:航运界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