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内河电动集装箱船下水

2021年06月30日 10时 CNSS综合整理

近日,国内首艘64TEU内河绿色智能集装箱船“国创号”在江苏泰州正式下水。该船由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中心牵头组织研发建造。


该船用纯电池动力替代常规柴油动力,总长64.8米、型宽12.5米、型深3.4米,总吨位994吨。未来将在安吉上港码头至上海外高桥码头270多公里的内河航线上开展商业化运营,每船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13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0吨


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快速发展,长江、珠江、西江等主干河流,江浙沪、苏北、两广、云贵等地区都拥有大量的航运资源。我国内河通航里程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内河运输船舶拥有量11.95万艘,内河船舶电动化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据悉,此次下水的64TEU内河绿色智能集装箱船是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专项示范项目,项目历经三年时间,集成了直流电力推进系统、集装箱式移动电源、智能充换电系统、船岸协同平台、无轴轮缘推进系统、智能船舶辅助驾驶系统等众多创新技术,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研发、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河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


据悉,“国创号”具备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突出特点,并在我国水运交通领域创下多项第一:第一艘内河纯电池动力绿色智能集装箱船、第一艘采用船电分离、船岸协同智能换电的电动船舶、第一艘采用智能辅助驾驶的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第一艘采用无轴轮缘推进系统的内河船舶、第一艘满足绿色船舶三级认证标准的内河船舶。


刚下水的这艘电动集装箱船“国创号”,集成了直流电力推进系统、集装箱式移动电源等众多创新技术,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研发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河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50余项知识产权和多项行业标准。

该船的成功下水,标志着国创中心在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引领我国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又迈出重要一步,将大大推进水运交通绿色化、清洁化进程,为落实“双碳”目标,服务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