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国引航 服务长江

2019年12月27日 17时 中国交通新闻网

引航员在风雪中指挥靠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节前夕,已经在长江从事引航工作34年的姚泽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质纪念章。这不仅是国家对姚泽炎个人的一份褒奖,也是国家对引航员这个职业的一份肯定。

全国先进工作者——姚泽炎是一名在长江上工作的引航员,他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可以说是一个“小众职业”,目前全国从业的引航员总数仅有2400多人,堪称“国宝”。

引航,是由国家专业引航人员引领船舶安全航行的行为,是一个充满神圣而又鲜为人知的职业,在对外开放和港口贸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关系到船舶航行安全和港口经营安全,关系到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

引领进江第一艘外籍船舶。

// 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

按照国际惯例,外籍船舶进入主权国家水域,主权国指派引航员登轮实行强制引航,维护国家主权和提供航行指导。对进出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强制引航,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外籍船舶进江,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引航员;外籍船舶出江,送走他们的最后一个中国人也是引航员。因此,引航员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对引航员是“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有过这样的阐述:作为“流动国土”的船舶,看到的第一个行使国家主权又能够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的中国人就是我们的引航员,当船舶完成了装卸货以后离港,送走这块“流动国土”的,最后离船的也是我们的引航员。所以引航员在船上工作期间,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形象,也代表着我们在维护和保障国家主权方面中国人的一种敬业精神,这样我就把他们形容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长江引航,从宋代“水手”“招头”萌发和兴起,历经近千年的嬗变和演进,不断发展并成长为长江航运和物流贸易中一个必不可缺的行业。近代长江引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艰难行进。新中国建立后,长江引航和祖国一起回到了人民怀抱,长江引航由此告别了长期被外国人把持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1983年5月7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向世界敞开了怀抱。这一天,母亲河显得比以往更加婀娜多姿、光彩照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一天,陈守德、吴民华、施岐元3名长江引航员第一次代表国家,对改革开放后进入长江的第一艘外籍船舶——巴拿马籍“日本商人”号实行强制引航,保证了首航张家港的外籍船舶顺利进港,奏响了长江对外开放的乐章,也拉开了长江引航员对外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的帷幕。

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对外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是时代和国家赋予引航的新的神圣使命。长江引航员不仅代表国家行使引航主权,对进出江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同时为中国籍船舶提供引航技术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长江引航人不辱使命,“把世界引进长江,把长江引向世界”,竭诚服务长江港口对外开放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美誉。

// 善于掌控全局的精算师 //

引航是集高风险、高技术、高难度于一身的“三高”职业。全国十佳引航员——匡冠生是一名60后长江引航员,他表示:“以前,没有导航和电子海图。哪里有浅滩、哪里容易碰撞,都记在我们心里。没有AIS,我们就靠望远镜,或保持实时瞭望,一站就是数小时。”现在,我们走进现代化的船舶驾驶台,甚高频电话传出的喧杂声音、雷达显示屏上的回波信号、各种各样的助航设备,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甚高频电话传出的喧杂声音,其实是周围船舶不时发布的动态信息,需要引航员耳听八方,及时“捕捉”;雷达显示屏上的回波信号,其实是周围航行船舶的运行轨迹和实时动态,需要引航员眼观六路,综合评估;各种各样的助航设备,其实是AIS、雷达、VHF、测深仪等专业航行辅助设备,需要引航员样样精通,合理使用。

在长江,每天引领船舶航行在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通航环境最复杂的航道,引航员需要权衡航道弯曲狭窄、过江通道(设施)众多、船舶流量巨大、水文气象多变、航行船舶类型不一等复杂情况。面对来船,是选择“会红灯”(从左舷通过),还是“会绿灯”(从右舷通过)?面对突发情况,是选择停车稳舵,还是大角度避让?在船流高峰需要穿越航道,如何把握时机“见缝插针”,避开船流驶入目的地?航经大桥、浅滩,如何算好当天的潮水(涨落)?控制多少船舶吃水以安全通过?这些都需要引航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驾船经验迅速进行判断和处置。每一名长江引航员,都是一名“精算师”。

初来长江的外籍船长总会为眼前的复杂航行局面而坐立不安,不到长江来,有的船长甚至一辈子也不会感受到世界上还有这样密集的船流、如此复杂的水道。每一次,都是引航员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娴熟的指挥、果断的操作、默契的配合、友善的交往,长江引航员的专业操守频频让外籍船长竖起大拇指。“Changjiang pilot,number one!”这是外国船长对长江引航员由衷的赞叹。

长江引航员总是一次次挽救巨轮于危局,总是一次次化解风险于无形。波澜不惊的背后,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打下的技术功底,是他们面对危局冷静地作出专业判断和操作的“强大心脏”。他们严谨,他们专业,他们果敢!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是,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苛刻!

引航员与外籍船长。

// 维护大国形象的外交官 //

每一艘外籍船舶都是一块“流动的异国领土”。每一次到外籍船舶引航犹如一次“出国”,每次引航过程更像是一场外交活动。

为弘扬鉴真东渡精神,1987年6月,日本小林义彦船长驾驶帆船“宾特7号”从爱知县半田市出发,历经两周,在长江引航员的引领下顺利抵达南京进行友好访问。船到目的港南京后,船方为答谢引航员,准备在金陵饭店设宴招待,被引航员一再婉拒。驶出长江时,船长主动拿出一叠兑换券送给引航员,还是被谢绝了。长江引航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小林义彦船长赞叹不已,他说:“要不是我亲眼看到,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中国长江上会有这么好的年轻引航员,我回日本后,一定向日本航海界宣扬。”

2007年6月,阔别20年后,以小林义彦船长为团长的中日间友好访华团再次来到南京进行友好访问,以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当再次见到当年引领“宾特7号”帆船的长江引航员时,他们热情相拥,犹如见到亲人一般亲切。

不仅是“宾特7号”小林义彦船长,丹麦航海家乔尔斯·克罗艾佛德先生驾驶“诺德卡伯伦”这艘建造于1905年的“世纪老帆船”于2004年来到长江,探寻中国与丹麦在航运及贸易中的古老关系。长江引航员帮助乔尔斯·克罗艾佛德先生顺利完成他一直期望的沿着18世纪丹麦航海家足迹饱览东方文明古国并拍摄专题纪录片的夙愿,促进了中丹两国的文化交流。类似的事例,在长江不胜枚举。

长江引航员在工作中坚持着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处置各种涉外事件,按照国际惯例,友好地与外国船员相处,从未发生一次违反涉外纪律事件,赢得了外国船员和船长的尊重,成为了长江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

全国先进工作者——姚泽炎引领外籍船舶驶入长江。

// 勇于创新突破的大工匠 //

引航员不仅是大师,更是大国的工匠。毫不夸张地说,当一名引航员,不仅要上知天文,还要下知地理,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紧急局面。在长江,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A1档引航员(能够引领所有类型船舶)至少需要历经9次严格的考试和考核,需要练就的是“十八般武艺”。即使是资历深厚的远洋船长,也需要实习满一年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正式的引航员。

已经是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的姚泽炎首创的“6321引航操作法”,曾多次排除过重大险情,避免多次灾难性事故发生,为港口企业带来巨大社会效益。2017年12月31日,他受命执行我国技术最先进、装载量最大的2万标箱集装箱船“中远川崎231”号首航任务。作为新一代节能环保超大型集装箱船,全新设计也带来了全新挑战,长江里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巨轮进出,这次首航同样关系到“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梦想。他带领引航技术团队到沿海港口引航站,向同行学习取经,全力攻克技术难关,多次科学论证引领方案。登轮后,只见他娴熟操作触摸屏驾驶系统,向无人控制机舱发出一个个精准的指令,400米的“水上巨无霸”服服帖帖完成了离泊、调头,顺利进入主航道,最终确保我国首造2万标箱集装箱船舶首航取得圆满成功。船东激动不已地说:“‘中国制造’世界一流!中国引航员的技术同样是世界一流!”

王荣达是一名70后长江引航员,他针对靖江港通航环境多变的特点,带领引航班组成员和其他引航员研究创立了在业界广为流传的“S”形掉头靠泊操作法,突破了瓶颈航道的限制,提高了港口货运周转率,为港航企业节约了千万元的运输成本。

长江引航员坚持技术创新,通过提升引航技术服务能力,充分挖掘释放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红利”,使得进江营运海轮由最大7万吨级跃升到20万吨级。以往铁矿石进江需要在沿海港口中转,现在开普型海轮减载后在引航员的引领下可直达镇江及以下沿江港口, 20万吨级以下船舶靠泊镇江及以下长江港口成为常态,实现了大宗货物运输“江海直达”,进江海船“大进大出”,有效减少货物在江海转运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以江苏江阴港口集团为例,2018年,长江引航中心引领的开普型船舶靠泊江阴港口集团码头载运铁矿石2900万吨,按照每吨节省成本40元计算,仅此一家企业一种船型就节约物流成本超11.6亿元。

引领我国首造两万标箱集装箱船舶。

// 平安绿色长江的守护者 //

长江引航员既要承担长江狭水道全天候引领大型或超大型海轮的安全风险,又要肩负维护港口和水域公共安全的责任。寒冬酷暑、恶劣天气、重点时段、危险关头,长江引航员总是冲在前面、顶在前面。

2015年9月16日15时44分,正在张家港11号锚地锚泊的巴拿马籍危险品船“塞纳”轮突遇险情,装载的苯二甲酸二辛酯发生异变冒出滚滚白烟,货仓温度高达50摄氏度,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弥漫于船仓和甲板。该轮紧邻船舶流量密集的长江主航道,载有1万余吨危险品货物,其中X类有毒液体物质千余吨,一旦发生起火或泄漏,将直接影响长江过往船舶安危和沿江居民饮用水取水安全。情况万分危急,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险情怎样去化解?由谁来化解?危急关头,长江引航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了“拆除定时炸弹”的第一线,汤荣干、王潭、费鹤良、董传兵、李进5名引航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登轮指挥、值守,接力抢险,最终将“塞纳”轮顺利引领出江,历经43个小时圆满完成抢险任务。

引航员董传兵回忆说:“这是一次特殊的引航,装载X类危险品的货仓的仓面上还在不断撒水降温,白色烟雾直冒,货仓温度超过50摄氏度。虽说十分危险,但作为引航员,我们就应该在关键的时刻顶上去,把船引出去,把风险化解掉,确保长江水资源不被污染,确保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2017年7月9日深夜,靠泊在常州某化工码头的“双龙海”轮因他船失控受到撞击,导致码头坍塌、装卸管线断裂并起火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到停靠在码头的另一艘韩国籍化学品船“武进凯米”轮,船艏缆绳迅速被烧断,情况万分危急!“武进凯米”轮紧急申请引航员上船协助出港。险情就是命令,引航员赵春生顾不得跟熟睡的家人打个招呼,拎起引航包就匆匆奔赴救灾现场,并迅速搭乘抢险拖轮登轮(因码头坍塌引航员已无法从码头正常登轮),此时“双龙海”轮已是一片火海,“武进凯米”轮红色的船体也已经被熏黑,引航员如果再晚一步登轮后果不堪设想!因引航员处置及时,“武进凯米”轮得以快速驶离火灾现场,成功避免了次生事故的发生。

在长江,优质服务离不开长江引航,急难险重任务离不开长江引航,苦活累活脏活离不开长江引航,再苦再累再难也从未困住长江引航。长江引航员创造的经济效益可以测算,减少的事故经济损失可以估算,但是避免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社会负面影响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2018年6月22日,姚泽炎做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中国最高级别的新闻发布平台现场答中外记者问,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与交通行业代表共话“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共成长”。同年6月29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亲自为姚泽炎颁发“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并勉励他再接再厉,为交通强国建设再立新功。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纲要》的正式印发,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鼓励和鞭策,也是新时代指引交通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为全体交通人吹响了昂扬奋进的嘹亮号角。长江引航员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竭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沿江区域经济、服务长江航运,努力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当好先行军、展现新作为!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蒋利 金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