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会诊 普陀搭建船舶安全生产领域交流平台

2019年06月28日 09时 浙江新闻

6月27日,在第18个国家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船舶修造企业安全与发展普陀论坛在普陀东港举行。现场汇集了全国知名修造船企业、船运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代表、以及船舶修造行业的专家、学者,大家直面发展难题,为行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政策机制和实践发展献计献策,共谋船舶修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由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舟山市安全生产协会共同主办,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承办。今年,论坛延续首届论坛“创新引领、绿色驱动、本质安全、质量发展”主题,就继续深挖企业潜力、有效控制风险隐患、促进船舶修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交流探讨。
 

作为占据地方工业支柱产业的舟山船舶产业而言,如何推进船舶产业的升级改造,找到发展的增长点颇为关键。来自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的冷建兴,认为新一轮海洋实力的竞争,最根本是海洋装备的较量。走向海洋,既要下得去又要上得来。我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机遇,应该以智能化信息技术与海洋活动相结合,从日趋成熟的陆地智慧产业向海洋领域拓展,聚焦涉海技术,尤其是海洋新能源装备技术。
 

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船员上船的意愿越来越小,那么,智能化成了船舶公司值得探索的问题。中国船级社科创中心蔡玉良认为智能化是未来船舶发展的重点方向,他引用《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年鉴(2017)》的内容描述了目前智能船舶发展的现状,“航运业向数字化转型,智能船舶研制进入‘百家争鸣’阶段,借力人工智能助推船舶船业升级。”他表示,智能船舶是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五六、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智能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它主要特点体现在状态监测、辅助决策、视情保养、远程控制、自主操作等方面。
 

得益于有利的临港工业条件,普陀形成了以中远海运重工、鑫亚船舶、万邦永跃、龙山船厂等为龙头的一批全国知名船舶修造企业,拥有7座15万吨级以上船坞、4座30万吨级以上船坞,年修船、造船能力分别达8000万载重吨和350万载重吨。近年来,普陀区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以做大做强“全国船舶修造基地”、建设“绿色修船基地”为目标,积极引导船舶修造企业加快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实施船舶修理脱硫塔制造安装、智能化改造、压载水系统改造、绿色修船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2018年,普陀船舶修理产值同比增长10.4%,外轮修理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针对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普遍现象及疑难杂症等进行深入探讨。


来源:浙江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