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装备:谁能奏响“海上田园牧歌”?

2019年06月14日 09时 中国船舶报


日前,在“央企助力搞活青岛——2019春季央企青岛行”活动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规划建设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这是继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与上海耕海渔业有限公司签订深远海养殖工船设计合同之后,中船集团在海洋牧场装备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其实,中船集团积极深耕深海养殖工船领域也是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军以深海养殖工船、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网箱为代表的海洋牧场装备领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4个。为顺应海洋强国建设的要求以及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的需求,我国船舶工业以先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与强大的建造能力为依托,推动装备制造与深海渔业养殖深度融合,先后建造了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一号”、全球首个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深海养殖装备“海洋渔业一号”、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等一批高端海洋牧场装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牧场产业的发展。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就海洋牧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根据2017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我国要建设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意味着,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海洋牧场平台等海洋牧场装备的需求也将持续释放并不断攀升,这为我国船舶工业继续深耕海洋牧场装备领域,奏响“海上田园牧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船舶工业要抓住国内海洋牧场建设的机遇,着力拓展海洋牧场平台、深水智能网箱、养殖工船等海洋牧场装备领域的“蓝海”市场,在以高端装备助力海洋牧场产业实现近浅海和深远海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同时,推动自身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牧场建设“如火如荼”


虽然目前对于海洋牧场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普遍来看,海洋牧场就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作为一种蕴含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拓展海洋渔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途径,是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经历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投放和海洋牧场系统化建设等发展阶段,并不断融入良种繁育、海藻场生境构建、设施与工程装备、高端水产品生产等关键技术,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已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55.8亿元,建成海洋牧场200多个,涉及海域面积超过850平方千米,投放鱼礁超过6000万空立方米。同时,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相结合,每年可接纳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


当前,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步伐加快,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等沿海省份纷纷加大了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投入。作为国内海洋牧场发展较快省份,山东省率先发布了《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截至2017年年底,山东省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55处,其中国家级21处,占全国的1/3;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达2100亿元。未来3年,山东省还将建设70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全省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3000亿元以上。浙江省“十三五”以来已经建设海洋牧场12个,目前已投入2亿多元海洋牧场建设资金,超过“十二五”的总投入;广东省目前共投入12亿元,已经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个、中央财政海洋牧场示范区22个;辽宁省海洋牧场每年生产绿色、优质海产品250万吨,产值达350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海上观光、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产业体系。


山东建成的海洋牧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各地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2018年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在烟台召开了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指出,未来将重点推进“一带多区”(近海“一带”和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多区”)海洋牧场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到2035年基本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装备建造“快马加鞭”


海洋牧场的建设离不开装备的支撑。在海洋牧场装备建设方面,不管是在海洋牧场平台建造领域,还是深海养殖工船、深海养殖网箱等领域,我国船舶工业都具备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持续推进,对海上养殖工船、海上牧场平台、大型智能深海网箱等海洋牧场装备的需求将不断攀升,这为国内船企抓住海洋牧场建设机遇、进一步向海洋牧场装备领域拓展夯实了基础。


海洋牧场平台是国内发展较早的海洋牧场装备,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船企进军这一领域。其中,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牧场平台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并且实现了从自升式到半潜式的升级,适应水深也从10米提升至30米。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交付了20多座海洋牧场平台。2017年,山东省颁布了《海洋牧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相关技术保障。此后,在总结海洋牧场平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山东省还出台了《玻璃钢驳船式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和《钢质可移动式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两项海洋牧场平台地方标准,助力海洋牧场平台的设计、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在深海养殖工船方面,2017年,我国第一艘冷水团养殖科研示范工船“鲁岚渔养61699”号在日照正式交付。该船总吨位为3000吨,具有深层测温智能取水与交换、饲料仓储与自动投喂、舱养水质环境监控以及养殖鱼类行为监测等功能。中集来福士是进入养殖工船市场较早的企业,其为Nordlaks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已经开工建造。该船包含6座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超过1万吨三文鱼。而中船集团与国信集团规划建设的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是中船集团在山东省实施的首个重点示范项目,也是中船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2018年,中船集团还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通过研发现代化、智能化的深远海养殖加工装备,全力打造深远海养殖世界级的示范工程。


在深水养殖网箱方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交付了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海洋渔业一号”和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一号”。今年,中船重工还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推进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中国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升级换代。中集来福士则交付了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目前正在设计建造由3座不同功能网箱集成的“耕海一号”智能网箱,并与挪威企业合作加快提高中国海洋牧场装备智能化发展水平,打造中国智能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链。


着眼未来“谋定后动”


虽然我国在海洋牧场以及海洋牧场装备建设等领域发展较快,但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逐渐实现从近海到深远海、近岸到离岸、传统养殖到现代装备平台养殖的转变,以及海洋牧场建设对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海洋牧场装备信息化、装备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今后我国船企开拓海洋牧场装备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海洋牧场建设的热潮吸引了众多船企进军海洋牧场装备领域,为避免出现“一拥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我国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引领,确保实现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一种个性化要求很高的装备,海洋牧场装备有自身的要求和特色,这就要求船企在研发、建造过程中准确结合客户和市场需求,通过标准化设计、个性化打造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设计+建造+维护+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装备。


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加大,对海洋牧场装备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船东、船企等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还需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海洋牧场装备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沿海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搭建 “政产学研用”平台,合力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信息装备研发、深远海养殖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海洋牧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虽然当前新型海洋牧场装备不断涌现,但是部分装备在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还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海洋牧场装备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为客户提供先进海洋牧场装备的同时,国内船企还要联合科研院所加快推进海洋牧场装备标准、规范等的制定,并逐渐通过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为海洋牧场装备规范发展提供标准支撑,从而掌握海洋牧场装备建造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来源:中国船舶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