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成中国造船第一大市

2019年02月28日 10时 泰州日报

“2018年,泰州成全国造船第一大市。”这是记者昨天从市工信局了解到的喜讯。一组“硬核数据”显示:去年我市交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单量占全球比重明显提升,分别占全球的九分之一、七分之一和九分之一。

 
在我市“1+5+1”现代产业体系中,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是其中5个特色产业中的“重量级砝码”。“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市船舶产业发挥优势,变中求新、扎实苦干,交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单量三大主要指标名列全国地区排名第一。”市工信局副局长朱嘉浩介绍。
 
从交船完工量来看,去年全国下降14%,全省增长6.1%。相比之下,我市2018年交船完工量为113艘891.6万载重吨,增长19.1%,占全球、全国和全省比重分别达11.12%、25.76%和59.5%,占全球、全国比重分别较上年度提高了3.77、8.26个百分点。
 
新接订单反映着发展实力。去年,我市船舶企业新接订单107艘1188.5万载重吨,占全球、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高达14.21%、32.44%和66.07%。
 
从手持订单可以看出船企未来发展势头。统计表明,我市船舶产业手持订单为281艘2217.9万载重吨,占全球、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0.61%、24.81%和52.79%。
 
作为一个地级市,泰州造船业缘何能“逆势领跑”?
 
 “一个重要因素,是龙头骨干企业集聚效应凸显。2018年1至11月,我市重点船企实现销售收入291.5亿元、利润39.5亿元,占全国造船企业总量的10.2%和76.7%。”朱嘉浩说。
 
尤其是我市已成为全国优势民营造船企业集聚地,2018年完工量、新接订单全国非集团企业排名前三位,均被泰州民营船企囊括。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和口岸船舶分列完工量的一、二、三名,三福造船名列第六位,与去年比,口岸船舶、三福造船分别前移两位和五位。
 
撑起“全国造船第一大市”的另一根“支柱”,是我市船企持续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工作实现突破,数字造船、精度造船水平明显提升。比如重点船企都是两化融合国家贯标企业;口岸船舶搭建了企业私有云平台,并被省工信厅授予“四星级上云企业”称号;新时代造船在完成大型船舶机器人智能化高效焊接技术产业化项目后,又组织管子柔性流水线及专机应用研究,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正加快组织实施。
 
据了解,目前我市重点船企分段预舾装率已接近日、韩船企先进水平,船坞周期和码头周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扬子江造船今年建造的11800TEU集装箱船出坞完整性达到96%;40万吨矿砂船出坞完整性达到98%,其首制船更是实现了出坞后101天交船的目标,交付时间比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泰州去年造船业的大步飞奔,也得益于“泰州制造”中高端船型竞争力明显提高。去年,我市船企加快超节能、低排放、高智能主流船型和化学品船、新能源运输船、新能源动力船和特种船舶开发,在严峻的船市中争取了主动。统计显示,全市新一代节能环保主流船型和两高船型占交船量的63.4%,并交付40万吨矿砂船、1900ETU支线集装箱船、8.35万载重吨化学品组合船和1.75万载重吨化学品船等多个首制船型,其中8.35万载重吨化学品组合船为世界首制船。
 
船舶建造离不开配套产品。令泰州人自豪的是,去年我市船舶配套企业创新能力继续走强。亚星锚链2018年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开我市制造业先河。亚星锚链承担的锚链热处理项目、远望仪器和江科大合作的维修母舰海况自适应沉浮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分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兆胜空调、姜堰舾装件分别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订;远望仪器集团推出自主品牌的船舶燃油智能管理系统;柯普尼与鑫诺卫星携手打造“海上互联网”,抢占了“智慧海洋”先机。
 
朱嘉浩表示,当前,泰州正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这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2018年造船产业所取得成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2019年新船市场和航运市场双重不确定性的迭加影响,将给我市船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矛盾和挑战。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1月17日,我市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产业《产业研究报告》出炉,为打造船舶产业升级版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我市将突破高端环节的重大项目引进、重点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建链”、企业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两个“深度融合”效益显现,建设全球高技术船舶产业高地。

来源:泰州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