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友人的航运情怀:安克眼中的两港两城

2019年02月03日 09时 航运界网

在我们的航运圈儿里,有好多熟悉的洋面孔...他们说着流利的中文,熟悉中国的城市,喜欢中国的生活方式,甚至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变迁...
 
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安克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安克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一点也不为过。他到过的中国城市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得多,他熟练地使用着中国人每天要打开数十次的微信和支付宝,对中国美食也是赞不绝口,最喜欢四川火锅、东北菜、北京烤鸭。
 
安克出生于德国,自2006年起任汉堡驻中国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一职以来,已在上海生活超过12年。2017年,他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纪念奖”。这一奖项意在表彰和鼓励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友人。

 


汉堡与上海的缘分:从港口联系到人文、艺术、商贸往来
 
汉堡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右岸,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1731年,第一艘来自中国的商船驶入汉堡港,由此开启了中国与汉堡的贸易往来。如今,每天出入汉堡港的数万个集装箱中,有近三分之一与中国有关。
 
汉堡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勃的城市。水多、绿化好、开放、有活力、文化大都市,这是安克对故乡的印象。

截止2018年8月底,上海市及相关区已与世界上59个国家的89个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区)关系或友好交流关系。汉堡是其中之一。而作为汉堡9个友好城市之一,上海也突显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可以说,特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心态,造就了汉堡这座城市在中德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作用,也成就了与上海的一段缘。
 
安克和我们聊起他在联络处的日常工作,他表示,为港口间的物流项目建立沟通与协调的桥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对于上海和汉堡在各自国家、地区的经济地位,德国公司来上海推进项目、设立分支机构、开设公司,联络处都会为其搭建沟通桥梁,做好对接服务。

除了港口、物流项目,推动两个城市的其他专业领域交流,也是安克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早在1985年,上海和汉堡确立友好城市关系之前,两座城市就有了交换生的合作项目。“这期间除了1989年和2003年有过间断外,人才交流已经持续了30多年。每年上海都会有三到四个开设德语课程的重点中学,选派学生到汉堡交流学习。此外,汉堡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学生交流活动,也进展顺利。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于2006年6月启动运行,曾经参加交换生合作项目的德国学生,如今已是汉堡孔子学院的院长。
 
安克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爱好历史和文化的他,自19岁起学习中文,后来在台北的留学生涯造就了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后来,安克在东亚协会工作,一直从事对外贸易、投资等相关工作,这对日后被派驻中国,负责联络处的领导工作,帮助汉堡的政府、机构和公司寻找合作伙伴,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和行业基础。

 


港口之间交流:从技术、管理经验交流到共同应对环保、数字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变革以及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港口与港口之间的交流也发生了变化。
 
安克表示,以前,欧洲港口的硬件条件要比中国先进许多。那时,到往汉堡港取经的中国人,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吸纳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港口在世界港口面前独树一帜,港口吞吐量已然超过欧洲港口成为世界第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洋山自动化码头的发展值得称赞。而这些,也使得上海和汉堡两个港口之间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向,“不仅面儿拓宽了,沟通的内容也更加的深入”。

安克说,现如今,与港口空气质量、岸电使用有关的环保议题的交流和合作增多了。此外,行业新变化、新挑战也促使港口加强合作、携手共度。近年来,行业并购和整合不断,导致船公司的数量在减少,港口的客户更趋集中。而船舶大型化又对港口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高效地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变化,是需要港口进行密切沟通和共同探讨的。
 
2013年,汉堡港与新加坡港、釜山港、鹿特丹港、洛杉矶港、上海港共同牵手打造“国际数字化港口联盟”,通过会议探讨、工作小组等形式,加深港口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促进汉堡港与全球各大港口的信息化对接,整合资源提升货物中转率。
 
安克强调,港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基本的作用和功能也十分简单。如今,港口发展最大的挑战已不再局限于港口之内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连接起来。究其应对之策,安克认为,一是要靠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优化,另一个就是要依托数字化。虽然说,数字化、信息共享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信息化的大势已来,所谓不破不立,唯有顺应趋势的发展,参与其中,才能抓住港口发展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3D打印等新技术将为港口带来新机遇
 
安克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对汉堡港的影响非常大。中国是汉堡最主要的市场之一。无论是海运或铁路运输,汉堡都被认为是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枢纽之一。2018年,从汉堡出发或到达中国的可预订集装箱铁路周班列超过235个,覆盖中国27个城市。作为欧洲最发达的海铁联运的港口,铁路运输比例超过了40%,这在全球来看,都是非常可观的。汉堡港一直关注中欧班列,也期望积极、适时地参与其中。

3D打印等新技术或将改变现有的生产体系,尽管现在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但作为一个港口,占有一定的陆域面积,在这其中,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发展潜能可以挖掘,是值得研究的。“现在从中国运到欧洲、美国的货物,以后可能就在当地生产了,这一方面会有不好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个机会。比如在港口的区域内,从保税区的角度能够提供怎样的服务和物流服务能力,是一个可以探索的问题,也是关乎港口长远发展的问题。”

 


写在最后:
 
三十多年前,汉堡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学生交流互换,仍需要政府牵头推动,汉堡港与上海港之间的交流内容,也是以吸纳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如今,两个城市的学生交换已在两个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默契交流方式,港口之间合作也从“取经”,转变为携手应对环保、数字化、新型技术带来的诸多挑战,在挑战中共同寻找新的机遇。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过,连接大陆的,绝不仅仅是海洋,而是航海的人。连接不同城市的,也并非仅仅是道路,而是路上行走的人。做文化交流的使者,搭建起经贸往来桥梁的人,从古至今,未曾间断。

文 / 沈舒唯、陆婧
责 编 / 宋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