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专访金海船务董事长汪永健

2019年01月10日 11时 航运界

 

 

虽然航运界现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处境艰难,但我相信全体航运人都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以及不服输的信心。我们航运人肩上的责任是最重的,我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平稳度过航运的困境,不观望、不抱怨、不浮躁、不气馁,专注自己的领域,立足企业实际,脚踏实地,为航运界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干方能兴企。——汪永健

航运界网:金海船务目前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

公司以市场拓展为抓手,对内综合嫁接集团内部优势资源,对外合纵连横网罗订单资源,搭建了全球化市场的营销代理网,已与Transmed Shipping、New Shipping等国际知名船东公司,Seaspan Ship Management等国际大型集装箱管理公司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年修船能力180艘以上,已承修船型有散货轮、集装箱、铺管船、半潜船、海警船、油轮、挖泥船、VLCC、VLOC、LPG、FLOATING CRANE(如振华30)。已改装项目有脱硫塔系统、压载水系统、球鼻艏及导流罩安装工程。

 

汪永健:金海船务的主要优势有这样几个。

公司位于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地处舟山中部港区,岱山水道东岸,海岸线约3400米,水深域广,交通便捷。在同行中,公司相比周边船厂地理位置更加优越(靠近国际航道)。

目前我司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地区明星企业,经过3年的发展企业具备了修船、改装、建造、修理海工项目及非船项目的能力。

    3.技术优势

金海船务还聚集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修船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的管理、技术人才以及各类技术熟练工人。其中公司管理干部22人,高级技术人员14名,经营管理人员15名,生产管理人员近60名,可以保证快速、优质地完成各类船舶的修理、改造。

针对目前船舶改装市场的各种产品,公司经过对脱硫装置、压载水处理装置、豪华邮轮内装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根据各种船舶设备的类型、设备取得的认证情况,已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家陆续签署了合作协议,例如生产脱硫装置的瑞典阿法拉伐、威海普益、上海蓝魂丹麦MEProduction、美国GMPE等公司;生产压载水处理装置的瑞典阿法拉伐、青岛海德威、青岛双瑞、韩国帕纳西亚等公司;可供应豪华邮轮内装产品的上海长芝,该公司也可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承包,这些设备供应商均是在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有很好的设备技术研发能力,他们生产的产品均为成熟产品并取得了各船级社的认可证书,

在技术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在2015年投产后,在产品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模式上均有稳步的改进和提升。

通过“智能化修船”,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安全风险,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对智能化修船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计划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个围绕“绿色涂装”作业的生产智能化,引进“水加砂除锈+爬壁机器人”进行船坞外板、货舱内除锈的工艺及设备,实现“绿色修船”;第二个是围绕生产设计数据智能化,通过引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软件向修船生产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智能化方向迈进。

 

汪永健:1.公司成立至今已达第4年头,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和成绩有目共睹。在造船行业整体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修船行业是稳步向好,尤其是限硫令催生脱硫塔改装业务,更成为众家必争之地,对于年轻的船务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正因为年轻,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和品牌度不及那些老厂,同时也缺少稳定合作的大客户,今年因一些负面消息,加大了公司营销难度。

 

汪永健:

2018年以来,中国造船市场延续回升势头,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增长,船市初步显现回升迹象,但船舶行业经济效益却有所下降,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场倒逼机制和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过剩产能进一步压减。

从未来世界造船业竞争态势看,中日韩三足鼎立将持续较长时间。中国借助2008年之前的“牛市”,造船规模大幅增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金融危机爆发倒逼中国造船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政府态度积极,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对造船业转型升级帮助都很大,可以说当前的船市危机对中国造船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结合对市场总体判断和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2018年接单竞争仍聚焦在中国和韩国,韩国接单份额有可能超越中国。

修船行业方面:

主要表现在:

二、劳动力紧缺,专业人才稀缺。近几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出现持续短缺现象,专业人才也相当缺乏。我国劳动力转移出现重大拐点,部分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开始出现招工不足的现象。如传统的造、修船劳动力输出大省江苏、安徽,最近两年已无法招收到批量的劳动力。劳动力输出市场开始向陕西、山西、贵州等内陆省份转移。劳动力紧缺已成为各修船厂当前最头疼的问题。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困扰着各修船厂。劳动力及专业人才的紧缺原因,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造、修船行业发展迅猛,产生了劳动力及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二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劳动力供给开始下降。目前,已形成“得劳务者得天下”的态势。劳动力及专业人才紧缺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使中国修船企业向国际修船高端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

 

今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明确将废船列入禁止进口目录,并从2018年12月31日起开始执行。禁止进口废船的新规生效执行后,国内以拆解进口废船为主的拆船企业毫无疑问将首先受到冲击。业界一致认为,拆船业将进行新一轮“洗牌”,部分企业或将退出拆船市场。据了解,不少拆船企业目前已经处于“无米下锅”的困境,生存发展压力较大。在日益艰难的形势下,转向国内拆船市场、积极“走出去”拓展国外市场,或将是其“求生之道”。

航运界网:您如何看待智能船舶、无人船的未来?

智能船舶、无人船将催生丰富的海运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短期内,智能船舶、无人船能够针对船舶可能的货载状况,提供更节能的操作建议,优化航行操作,控制燃油消耗,以降低成本,同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其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辅助/自主决策能力也会赢得更好的航行安全性。长期看,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智能船舶、无人船将把船东、货主、港口、物流方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催生更丰富的商业模式。全球贸易供应链正变得互联、数字化并且以数据驱动。初创公司和科技巨头也在试图将运输流程数字化,同时寻求优化物流。自动驾驶船舶将通过其自主系统收集与航行相关的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伙伴可以借此此数据来了解某些货物的状态,或者根据海况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运输路线。

航运界网:全球航运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限硫令生效在即,您觉得低硫油、洗涤塔和LNG动力三种方式哪一种更好,为什么?您建议船东如何选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