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传:港口经济反映国民经济冷暖 抱团应对危机

2010年03月06日 13时 航运界

    受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其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随着外部需求市场的不断萎缩,港口经济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同样遭受到严重的冲击。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代表团驻地,记者遇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向他了解青岛港去年的吞吐量情况时,他如数家珍般的连续说出一大段数字,向本网记者亮出了2009年的成绩单。

    “2009年,在全国港口吞吐量普遍下滑的寒冬中,青岛港吞吐量逆势而上,实现了5.1%的提升。在全国港口集装箱作业普遍下滑15%-20%的情况下,青岛港集装箱却实现了2.4%的正增长。”常德传目光中充满了欣喜的说道。

    “另外,特别是进入2009年12月份,青岛港装卸生产连获四喜——

    12月13日,港口吞吐量超越3亿吨,比2008整整提前了15天;

    12月19日,青岛港前港分公司成为全海区第一家‘亿吨公司’;

    12月23日,集装箱吞吐量提前8天超越1000万标准箱;

    12月28日,青岛港吞吐量超越3.15亿吨,提前3天拥抱‘满堂红’。”

    2009年,在最困难的一年,青岛港可谓创出了最辉煌的业绩。

    抱团取暖 “危”中转变寻“机”

    “去年年初,我亲自带队去各地考察,寻求合作拓展的空间。我们连续走访考察威海港、烟台港、龙口港、日照港、连云港港,与兄弟港口携手并肩,共克时艰。还与80多家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国内外优秀供货商举行战略合作年会,开拓更为广阔的供需合作前景,打造更多合作机遇,实现了港企联盟、合作发展。”常德传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道,“去年,我们和日照港、烟台港进行了战略联盟合作,抱团取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去年三大港的总吞吐量达到了6亿多吨。”

    据本网记者获悉,虎年春节前夕,青岛港还先后与青钢集团、青啤集团、双星集团三家驻青的国内著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强强联合、共赢共享、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

    在谈到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上将要面临的转变时,常德传说,从表面上看,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对我们发展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更是对我们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方式、调结构。“现在不是你愿不愿意转变、愿不愿意调整的问题,而是你必须转、必须调的问题。”

    “港口结构要尽快调整,集装箱发展速度在危机下开始减缓,码头建设需要调整,应该在建设方面加大力度,适应国家国民经济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务之急,沿海港口的发展要有通盘的考虑。”常德传指出目前企业应该加快结构调整,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创造一流港口优势

    “2009年,除了要应对金融危机,青岛港还要想方设法突破能力的瓶颈,加大投入建设改造,储备新的项目,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更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创造世界一流的港口优势。”常德传在向本网记者介绍其目前青岛港为服务建设蓝色经济区建设时表示,“在这一年里,青岛港加快建设的步伐从未放慢。前湾四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交付使用。小港池流程化技术改造二期工程与前港装车线技术改造工程竣工投产,一年可减少矿石搬倒1500万吨,提升装车能力40%,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节能减排。液体化工码头后方罐区五期工程4个5万方大油罐、液化续建三期工程LPG大码头拔地而起。”

    在谈到自主创新时,常德传表示,青岛港坚持科技兴港。2009年完成科技进步、工属具革新成果286项,申请专利32项,完成软件开发应用成果1178项,完成节能减排项目85项。“青岛港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专家成果评审鉴定,“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优化”项目被列入全国交通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电动化及自动纠偏”和“港口审计协同监控平台”分别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

来源:中国经济网

Baidu
map